——江南都市報喜迎全國兩會特別策劃
精雕細琢 讓城市溫“情”脈脈(圖)
整治不禮讓行人 設盲區警示帶…… 繡花功夫“繡”出城市品質
1995年,還是少年的小軍來到南昌游玩,他從南昌老城區往紅谷灘方向眺望,看不到高樓林立,只有錯落的村莊。時隔21年再次踏上這塊土地,這座城市的變化令他驚訝。于是,他把家搬了過來,一直生活到現在。盡管說不清這座城市所有的改變,但他清楚地記得,家門口這條道路是怎樣經過修整變成如今的便捷模樣,“那是城市交通變化的一個印記”。
交通的變化是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,交通的軟硬件與市民更是息息相關。其中,交通的硬件與路網規劃設計、道路提升改造有關,而諸如車輛禮讓行人、文明出行等軟件則關系著城市的形象。一周以來,本報全媒體記者四處走訪,記錄下南昌交通軟硬件的變化,了解市民的看法。從這些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,南昌這座城市是如何朝著更美麗、更文明目標不懈前行的。
從水泥路到瀝青路
南昌發展日新月異
“剛來南昌的時候,我店門口這條鳳凰中大道還是水泥路,現在都鋪上瀝青了!毙≤娛怯喔煽h人,今年44歲,他16歲時就來到南昌城區玩過,那時紅谷灘地塊在他的印象中就是一塊荒地,只看到幾個村子坐落在那里。2016年他帶著妻子孩子來到南昌,一待就是6年。談起這座城市的變化,他感嘆道:“真的是日新月異!”
2016年,小軍和妻子計劃著來南昌做點小生意,最終選擇在紅谷灘區鳳凰中大道一小區門口盤下一個鋪面,做起了雜貨小買賣。
“那時這條街也是像現在一樣熱鬧,兩邊都是小餐館,但中間這條路是水泥路,也沒有鐵護欄,車子來來往往揚起的灰塵比較大!毙≤娭钢氛f。2017年8月,鳳凰中大道正式啟動瀝青罩面工程,不僅水泥路變成瀝青路,工程還通過縮減機動車隔離綠化帶的面積,拓寬了機動車道。
“交通真的通暢不少!毙≤娦Φ,自從這條路改造完以后,堵車的狀況得到了很大的緩解,早上再也聽不到此起彼伏的鳴笛聲了。在他看來,南昌這座城市每天都在變得更好。這讓他相信,在這里生活下去,日子就會有奔頭。
2012年,南昌市發布《南昌市干線路網規劃》。根據該規劃方案,南昌規劃“五橫三縱”城市快速路,總里程254公里;規劃“五橫七縱”干線性主干道,總里程317公里,城市干線道路網總體呈“十橫十縱”布局;規劃“一環十三射”干線公路,總里程1080公里。
截至2022年9月,南昌已建和在建干線路網里程達311公里,占總里程的57%,干線路網骨架已初步形成。地鐵1號線北延和東延、2號線東延等項目正加速推進,洪州大橋、復興大橋、洪騰高架、西二環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正按規劃加快建設,并同步開展骨干道路與新規劃的高速公路對接、骨干道路重要節點規劃等研究,對次干道以上道路進行交通詳細規劃設計。

疊山路省胸科醫院門前斑馬線,車道上的司機停車禮讓行人。

鳳凰中大道的沁園路口斑馬線前,司機停車禮讓行人。
禮讓行人
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
漫步南昌街頭,文明行為隨處可見,司機禮讓行人也蔚然成風。2月14日上午8時許,正值上班的高峰期,紅谷灘區鳳凰中大道上的車輛川流不息。而在沁園路口處的斑馬線處,途經此處的車輛都會為過路行人自覺減速、停車讓行;在疊山路省胸科醫院門前斑馬線上,幾名老人正緩慢步行——盡管在線外等待行人通行的車輛越積越多,可是并沒有司機急按喇叭催促,他們耐心等待著,直到老人安全通過。
“南昌這么多車、這么多路口,絕大多數司機都會在經過斑馬線時禮讓行人,這讓我們很有安全感!蹦喜掣咝W生楊濤告訴記者,南昌司機的文明行車讓許多像他一樣的外地人倍感親切。
實際上,司機“禮讓行人”的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它離不開長達數年的城市治理——自2017年6月,南昌交警在全市范圍內對機動車途經斑馬線時不減速、遇行人不禮讓停車的交通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以來,經過長達數年的“矯正”,包括斑馬線不禮讓、車窗拋物、亂鳴笛等一系列不文明交通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。
以斑馬線不禮讓交通行為整治為例,僅2023年1月1日至2月24日,南昌市就通過電警抓拍、現場查處以及群眾舉報等方式糾處“不禮讓”9452起。正是連續多年對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的有效治理,讓文明交通理念深入人心,廣大駕乘人員才會把被動守法轉變成一種自覺習慣。

陽明路與勝利路交叉口設有“右轉彎盲區”警示帶。

東湖區中山橋東公交站的盲文觸摸式公交站牌。
這些變化
體現著城市的溫度
道路是城市的“血脈”,路名是城市的靈魂。對于一座城市而言,一個好的路名能夠展現它的氣質和文化,記錄它的歷史。這種歷史和文化,都來源于日積月累的市民生活,它鐫刻著市民的情感印記,服務著市民的交通出行,更彰顯城市溫度。
當你行走在南昌的街頭時,有沒有想過這條路為什么取這個名字?2020年和2021年這兩年,在南昌市公開的二十多條新命名道路中,強農南路和強農北路都處在江西農業大學周邊,蘊含加強農業發展之意。在青云譜區新增的一條南起新溪橋南一路、北轉東至新溪橋西二路的新安巷,因該巷處在新溪橋片區,蘊含幸福安康之意,故取名為新安巷。
有些路名有著美好的寓意,有些路名藏著南昌的文化,從這些路名中你可以了解到南昌的地域歷史。在2020年新增的一條位于新建區南起喬溪公路、北至石咀路的道路,就結合當地的民間故事——《浴仙映霞》,取名為浴仙路。而屬于新建區南起金山大道、北至;韬顕z址公園的那條路,原命名為;韬畲蟮,后改名為紫金大道,則是因為這條道路通往;韬顕z址“紫禁城”。
停車難問題困擾著市民出行。要實現停車資源與汽車數量之間的平衡,是一道讓城市更有溫度的民生課題。2016年,南昌全面啟動公共停車場建設,并將停車場建設作為城市更新和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內容。2016年至2021年,南昌市新建公共停車場547個,增加泊位134931個。
2020年,南昌市結合停車的新需求,啟動新一輪《南昌市社會停車場布局規劃》(2021-2035年)修編工作。根據新一版規劃,南昌市中心城區共規劃社會停車場547個,合計13.9萬個泊位,其中近期(至2025年)規劃公共停車場207個,規劃公共停車泊位數約5.5萬個;遠期(至2035年)規劃公共停車場340個,規劃公共停車泊位數約8.4萬個。
對于一部分并不清楚“右轉盲區”存在安全隱患的市民來說,設置“右轉彎盲區”的警示帶則能減少交通事故,更體現出一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和對市民安全保障的上心。在八一大橋下陽明路和勝利路的交叉路口,“右轉彎盲區”五個大字醒目地印在了地上,這是為了提醒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者,在通過這個區域時,如遇到車輛尤其是大型車輛右轉時要進行避讓,切不可在此區域停留。同時,提醒機動車司機轉彎時,也應控制車輛的轉彎半徑,使其“內輪差”不超出此區域。
據了解,南昌市從2021年開始,就在多個路口設置了“右轉彎盲區”警示帶。目前,南昌共有110個“右轉彎盲區”警示帶,分別設置在46個路口。
讓城市更美麗
我們還能做些什么?
當然,這座城市仍有不少亟待提高的地方,它不僅需要城市管理者下功夫,也需要每個市民熱愛這座城市,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。
●一段路上7個坑,疊山路變“歷險路”
疊山路全長2.1公里,沿路有省胸科醫院、南昌市北湖小學等單位和機構,又與勝利路、八一大道相交,是南昌老城區的一條重要支路。盡管在2020年5月經過一次道路提升改造,現在疊山路的路面依然“傷痕累累”。從疊山路象山北路口至環湖路口這段不到500米的路段,就有7個坑洼處。其中,最大的一個坑直徑為0.7米,深0.13米,車輛駛過時車身都會晃動一下,并把坑中的瀝青帶出。此外,疊山路還存在窨井蓋坍塌下沉、低于路面數厘米的情況。有些路段雖有修補的痕跡,但這些“補丁”大多數高于路面約4厘米,讓整個路面更加凹凸不平。
此外,疊山路的人行道上很多地磚還出現了松動、開裂的情況,天晴容易磕到腳,下雨時,地磚的接縫處會形成積水,稍有不慎踩上去,就會濺濕鞋褲。
“這條路能改造一下就好了!痹诏B山路上開店的熊大爺嘆了口氣,在他店正門口的人行道上,有一塊區域凹陷了,一下雨就會變成一個小水坑,讓一些顧客望而卻步,他只好開一個側門以方便顧客進出。
●盲道變“忙道”,誰能來幫“盲”
據省殘疾人聯合會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1月30日,我省視力殘疾注冊人數為126570人,南昌市視力殘疾注冊人數為12726人。視障人士的出行便利是衡量城市文明的一個標準。
在東湖區中山橋東公交車站候車亭,除了有平時最常見到的顯示多路公交車運行線路的站牌,還設置了盲文觸摸式公交站牌。視障人士在此乘坐公交時,可以通過觸摸盲文來了解公交路線。據了解,為了方便視障人士出行,南昌公交在2015年投入了一批盲文公交站牌,分別設置在里洲小區、南大一附院北門及一些學院路口等站臺處。
除了盲文觸摸式公交站,盲道是視障人士安全出行的綠色通道,也是他們能夠接觸社會最便捷、直接的道路。但在城市里面,非機動車的亂停亂放、盲道的不規范設計,都讓盲道變成了“忙道”。
在民德路與八一大道交叉口西的人行道上,盲道被管道和水泥分隔得凹凸不平,不細看無法辨別這是一條盲道。不遠的疊山路上,有的車輛停在盲道上,有的被建筑物占用,原本一條完整暢通的盲道,被這些隨意亂停的車輛分割成了若干段。在環湖路上的盲道,還存在鋪到一半就中斷的情況。這些都影響著視障人士的出行。
●公交車?侩x站臺太遠,老人上下車不方便
公交車是老年人出行的首選,有時公交車司機不夠細心就會給老年人乘車帶來不便。以南昌市224路公交車為例,它途經紅嶺花園、鳳凰中大道翠園路口、省人民醫院、南大一附醫院南門等多個住宅區和醫院站點,乘客不少是老年人。但公交車司機在?空九_時,常常離站臺邊沿太遠,一些老人無法借助站臺高度直接踩上公交車,只能走到道路上雙手緊抓著公交車門邊的把手,緩慢地邁上公交車,既難為老人上車,又耗費等待時間。
而公交車停車離站臺太遠帶來的麻煩還不止于此!霸谠绺叻遄卉嚨臅r候,有很多電動車從站臺和公交車中間穿過,非常危險!笔忻駨埮坑魫灥卣f,她有幾次在下車時,險些被后面駛來的電動車撞到,因此每次下車前她都會伸出頭觀察公交車后方是否有車!叭绻緳C師傅能夠把車停得離站臺近些就好了!
文/圖 張文琪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
- 1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”、“大江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- 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!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:0791-868490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