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侃侃而談,至今沒能從廢墟和典籍里確知,第一撥人是在何時何地離開鄉村,建起并住進了城市。但是我們知道,公元前206年,灌嬰開始筑城,方有南昌,距今已有2000余年。
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能找到自己關于城市的輝煌記憶。無論那些對城市生活感到厭倦的哲學家和文學家如何呼喚鄉土精神,一個從廣西前往北京打工的小姑娘的話,還是代表了諸多未能進入城市者的心聲:“一個人一旦從農村來到城市,就很難‘回去’了!
每座城市都有能留住人的理由。我們也想問問你,這座城市能留住你的是什么?是一江兩岸的燈火,還是街邊水煮飄出來的俗世真味,抑或其他……理由不需要很多,一條就足夠。
當然,并非所有從鄉村到城市的流動都這么樂觀。許多剛進入城市的人很難產生歸屬感。因此,城市必須先美好起來,從而讓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生活也能更美好才行。
城市的美好,或許更多體現在生活時尚、便利和高效方面,前者展現藝術,后者凸顯工業的力量。智慧交通順暢出行、老舊小區煥發新生……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能讓城市更干凈、更有序,讓市民更幸福、更有獲得感,這都是城市應該給市民的美好感受。
人們對美好有不同的定義。對于城市而言,不同的定義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,包括出行、消費、城建、文化……我們期待怎樣的美好之城?不妨來作一番探討。今天,我們首先推出的是出行篇。此外,在這個貫穿全年的大型報道中,我們還會從更多維度去呈現這座城市,呈現它的美,以及我們想讓它更美好的善意與理性。
我們無法改變過去。時間向前,我們向上。2023年,我們都將努力奔跑,在執著的汗水里,讓自己慢慢變得更好,讓這座城市變得更美好。
文/葉海波
總策劃 張晶
執行策劃 陳明華 葉海波
稿件統籌 李巧
版面統籌 周艷華 楊莉
新聞:0791-86849275 廣告:86847125 手機報:86847093
相 關 新 聞
中國江西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- 1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”、“大江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- 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!撓捣绞剑褐袊骶W 電話:0791-86849032